液压系统的故障维护
发布时间:2011-10-15 来源:扬子工具集团 浏览次数:6680液压系统的故障维护
3.1 液压油即工作介质的维护
1、严格清洗元件和系统
2、防止污染物侵入
3、控制工作介质的温度
4、采用高性能的过滤器
5、定期检查和更换工作介质
3.2 液压系统排气
排气方法:拧开排气阀(排气塞)使液压缸空载往复运动几次即可。
液压系统在安装或停止工作后,常会渗入空气
使液压缸产生爬行、振动和前冲,换向精度降低等。
3.3 油箱清洗
1、油箱的外表清理:铲除油箱外表面油泥、用压缩空气吹净灰尘;
2、内表面预处理:用铲刀清理油箱内表面的焊渣、磷化液残留物、颗粒;用砂布除锈,并在已除锈部位涂上磷化液,2分钟后清理磷化液残留物;油箱内表面灰尘用低颗粒脱落的长纤维织物品擦除。
3、内表面清洗:用吸尘器吸出灰尘,颗粒等杂物;用清洁的煤油(清洁度等级不低于16/13),擦洗干净;用干净的46#液压油中浸泡过的面团,粘去油箱内表面微小灰尘和颗粒。
4、自检:要求用手触摸时不得感觉有灰尘和颗粒。
3.4 过滤器的清洗和更换
3.4.1安装要求:
1过滤精度应满足预定要求。
2 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足够的通流能力。
3 滤芯具有足够的强度,不因液压的作用而损坏。
4 滤芯抗腐蚀性能好,能在规定的温度下持久地工作。
5 清洗、更换滤芯简便,拆装维护安装要求:
过滤器类型
|
能滤去杂质的最大直径
|
粗过滤器
|
100μm
|
普通过滤器
|
10~100μm
|
精密过滤器
|
5~10μm
|
特精密过滤器
|
1~5μm
|
(a)吸油路:保护液压泵。
(b)压油路:保护精密液压元件或防止小孔、缝隙堵塞。
(c)分支油路:专门保护某特殊液压元件
(d)回油路:起间接过滤作用。一般需并联安全阀。
3.5 油管更换
种 类
|
特点和适用场合
|
|
硬管
|
钢 管
|
能承受任意高压,价格低廉,耐油,抗腐蚀,刚性好,但装配时不能任意弯曲;常在装拆方便处用作压力管道,低压用焊接管,中、高压用无缝管,超高压用合金钢管,腐蚀场合处用不锈钢管。
|
纯铜管
|
易弯曲成各种形状,但承压能力一般不超过6.5~10MPa,抗振能力较弱,又易使油液氧化;通常用在液压装置内配接不便之处
|
|
软管
|
尼龙管
|
乳白色半透明,加热后可以随意弯曲成形或扩口,冷却后又能定形不变,承压能力因材质而异,从2.5MPa至8MPa不等
|
塑料管
|
质轻耐油,价格便宜,装配方便,但承压能力低,长期使用会变质老化,只宜用作压力低于0.5MPa的回油管、泄油管等
|
|
橡胶管
|
橡胶管安装方便,能吸收部分液压冲击,为液压系统首选油管。
高压管由耐油橡胶夹几层钢丝编织网制成,钢丝网层数越多,耐压越高,价昂贵,用作中、高压系统中两个相对运动件之间的压力管道。
承压能力40MPa,温度-40~+100。
|
3.6 蓄能器安装与充气
1、充气式蓄能器中应使用惰性气体(一般为氮气)
2、蓄能器与管路之间应安装截止阀,供充气或检修时用。
3、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单向阀,防止油液倒流,以保液压泵。
4、蓄能器一般应垂直安装,油口向下。
5、安装时必须用支架固定,且远离热源。
6、用作降低噪声、吸收脉动和冲击的蓄能器应尽可能靠近振源。
7、搬运和拆装时应排出压缩气体——注意安全。
结 论
总所周知,液压系统可分为五部分:动力元件、执行元件、辅助元件、控制元件和工作介质。共同组成了液压系统,互相配合精确而又准确地完成了工作任务,因此,系统中的每一元件正常运行至关重要。所以说,研究和改善液压系统很有必要,同时故障诊断和维护必不可少。
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yzgj.cn/yzgjcn_223.html
如需转载请注明:扬子工具液压千斤顶http://www.yzgj.cn
上一篇: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
下一编:螺纹扣型的种类和特点
千斤顶相关知识 |
■液压千斤顶的液压系统组成和功用 ■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■液压软管总成试验方法 ■液压与气压传动 ■液压千斤顶高压胶管、高压硬管外径参考 ■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 |
液压千斤顶相关产品(请点击产品名称查看详细资料) |
![]() |
大吨位分离式液 压顶 |
![]() ![]() |
空间窄小-如桥梁 更换支座 |
![]() |
具有拉伸功能空 心液压顶 |
![]() |
需长时间支撑重 物液压顶 |
![]() |
小吨位分离式液 压顶 |
![]() |
大吨位液压顶旧 型号 |
![]() |
液压千斤顶选型调查表(在括号中填上数据,并留下联系方法,最后再提交) |